在這波“出圈”熱潮背后,千年古塔的保護與游客打卡應如何平衡,引發社會廣泛關注。
8月30日,游客拍攝六和塔。孫琳茹 攝
六和塔位于杭州錢塘江畔,始建于北宋開寶三年(公元970年),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,也是杭州現存重要的南宋地表建筑。其建筑結構融合了多朝代的營造智慧,采用獨特的雙套筒結構——內部的磚砌塔身可追溯至吳越國和南宋時期,外部的木構檐廊則建于清代。塔內共七層,登頂后可遠眺錢塘江,歷來是游人登高覽勝之地。
作者走進六和塔內部發現,游客多集中在二層、三層木構檐廊拍照,通過時都覺得困難,而高層區域的游客相對稀少。
六和塔工作人員說,游覽六和塔,不僅能登高望遠、俯瞰錢塘江,低層的窗景也十分古樸雅致,綠蔭掩映間光影斑駁,極具國風意境,適合拍照打卡。
8月30日,游客在六和塔木窗前拍照。孫琳茹 攝
有專家表示,六和塔“出圈”折射出社交媒體時代下,年輕人通過影像構建自我認同、尋求社群認可的文化心理。
浙江大學歷史學院副教授、中國古代史研究所副所長陳志堅認為,文物“出圈”是文化價值的再發現,“一方面,說明許多文物仍是審美‘富礦’,古人的智慧與審美至今仍引發大眾共鳴;另一方面,也體現出傳統文化在現代語境中煥發出的新生活力”。
熱度之下,六和塔景區已采取動態客流管控措施,視情況實行限流、暫停銷售登塔門票等。同時,景區呼吁公眾理性參觀、錯峰出行,共同參與到文物保護中。
“文物保護需專業力量與社會共識雙軌并行。”陳志堅認為,六和塔的保護工作長期以來得到專業機構的技術支持,公眾應對文物保護專家的專業能力有信心,同時,管理部門也應努力在文化傳播與遺產保護間尋求最優解。
讓文物“活”起來,也要讓文物“穩”下去,已成為文物“出圈”之后亟待統籌的重要課題。在傳統與現代的交匯中,如何借助熱度深化文化認知而非止步于打卡,仍需社會各界共同探索。
凡本網注明“XXX(非汪清新聞網)提供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。
1、成都作詞:趙雷作曲:趙雷編曲:趙雷,喜子演唱:趙雷讓我掉下眼淚的
2023-09-09 15:28
永琰小楷書《御制詠文房四事詩》,清宮舊藏。此卷永琰書《文房四事
2023-09-09 13:15
點擊藍字關注我們2023年9月9日至10日高校迎新期間,新鄉東站北側P1停車
2023-09-09 11:25
邁凱輪GT的4 0升雙渦輪V8發動機確實非常特別。憑借612bhp的功率和465lb
2023-09-09 10:00
領克08,終于上市了。不出所料,領克延續了「預售價即煙霧彈」的車圈定
2023-09-09 08:21
9月8日,在財政部指導下,中國資產評估協會印發《數據資產評估指導意見
2023-09-09 06:00
同花順(300033)金融研究中心9月8日訊,有投資者向威爾高提問,您好董
2023-09-08 23:59
9月8日,貴州省第十屆慈善項目推介會在六盤水舉行。推介會以“新思想引
2023-09-08 21:38
證券時報e公司訊,電科數字(600850)9月8日晚間發布異動公告,2022年公
2023-09-08 20:34
@氣象北京消息,北京市氣象臺發布8日4時至19時降水量(毫米):全市平
2023-09-08 20:02